无障碍入口
实时游客量:2200
中文
English
日本語
한국어
русский
白狼镇白桦工艺品室获评国家级“美丽工坊”
发布于:2025-04-28

近日,喜讯传来,阿尔山市白狼镇白桦工艺品室(桦树皮画制作非遗项目)成功入选国家级“美丽工坊”残疾妇女就业增收项目,成为兴安盟首个获此殊荣的助残就业典范。 

“美丽工坊”是由中国残联、全国妇联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、文化和旅游部、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发起的残疾妇女就业增收项目,计划在“十四五”期间,推出100家“美丽工坊”,辐射带动1万名以上残疾妇女就业增收。

2024年,经各省级残联、妇联遴选推荐,中国残联、全国妇联初审、复核,最终确定70家机构为第二批“美丽工坊”残疾妇女就业增收项目,并于日前下发通知。阿尔山市白狼镇白桦工艺品室作为自治区3家机构之一获此殊荣。

据悉,阿尔山市白狼镇白桦工艺品室成立于2009年,主要经营树皮画制作、文创产品销售、作品展示、研学体验等文化旅游互动项目。该工艺品室创办人李淑英,今年61岁,因幼时意外致残,于2003年拾起祖传技艺,之后创办工艺品室。从最初5人到如今35人团队,其中残疾职工占比57%,辐射带动周边30名居家就业残疾人,累计培训残疾人260人次。

走进这座占地500平方米的工艺品室,一股淡淡的木质清香扑面而来,泛着天然光泽的桦树皮在残疾匠人手中化作骏马奔腾、林海雪原。这里的每一幅作品都凝聚着匠人们的心血,仿佛诉说着:生命的价值,从不因残缺而折损分毫。李淑英曾耗时三个月创作《水浒传》人物系列,斩获盟级非遗文化优秀作品一等奖,并被阿尔山国家地质博物馆收藏;《碧波倩影》则入选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韩国障碍人联盟主办的“首届中韩残疾人美术交流展暨中国残疾人工艺美术作品展”,让世界看见中国残疾艺术家的创造力。

在传承非遗的同时,该工艺品室还积极探索“非遗+公益+文旅”的创新模式。年均接待研学体验6000人次,开发文创产品400余款。如今,这些由桦树皮幻化而成的艺术品,不仅是阿尔山旅游的“文化名片”,更成为乡村振兴的“金钥匙”。  

截至目前,兴安盟已构建起“1+4+2”三级助残就业体系:国家级“美丽工坊”1个、自治区级“大爱北疆·美丽工坊”4个,培育盟级2个,累计带动320名残疾人实现稳定增收。

相关推荐
【健全长效机制坚持常态整治】关于进一步做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通告